如何理解信合的和諧發展?
黨的十七大以來,“和諧”之歌唱響大江南北,給各行各業帶來了機遇與挑戰。作 為一個農經工作者,面對民生,深感責任重大。“禾”字當頭,應以農為本,給信用社的業務經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,就要以農戶 小額信用貸款為載體,加大對“農業”這個弱勢產業的信貸投放力度,擔負起促進 農民增收和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社會責任。 一“口”一“言”,要求信用社一方面加大對“菜藍子”和消費信貸的扶持力度, 為農民增收、信用社增效提供保障。另一方面要廣開言路,推行民主管理,做到政 令暢通,把黨對農村的各項方針、政策落到實處,使信用社各項業務又好又快發展。 “比”處高位,是在市場經濟中,信用社要倡導競爭和憂患意識,一要改善金融服 務方式,二要不斷創新金融產品,使信用社在有序的競爭中擴大服務的外延與內涵, 提升服務質量,從而搶占市場絕對份額,這是堅持以人為本和科學發展觀的根本要 求。 “白”字收尾,一是倡導信用社推行社務公開和廉政建設,增強拒腐能力;二是清 醒頭腦,增強政治敏銳性,加大規章制度的落實力度,提高公信力,從而確保為“三 農”服務的宗旨不變。 和諧,是一個永恒的期盼,但更是一份沉重的責任。而構建和諧,是一個系統工程, 需要全社會的努力。讓我們在各自的崗位上建設并維護著,創建“社農”雙贏的長 效機制,譜寫普惠服務的新篇章。
|